要養也要教
-3 min read0 ~ 1 歲
- 要盡量多做 Tummy Time,這對寶寶在 0-6 個月時超重要,有點像練核心的概念 (跟脖子)。
- 這時候是一個訓練寶寶養成讀書習慣的好時機,晚上固定時間陪讀,可以買一些書,就算看不懂也沒關係。
- 這個時期不用 care 餵太多的問題,不是這個時期該擔心的,小朋友想喝就餵,通常喝不飽會鬧超兇。
- 盡量不要一哭就抱,要抱只是晚一點點,這樣寶寶比較不會一直要按服務鈴。
- 在快要學會站的時候,仍要讓寶寶多爬行刺激神經鞘,少放一些扶站的東西,未來也比較不會因為太早站而導致內外八的問題。
- 請不要買螃蟹車
1 歲 ~ 2 歲
- 要習慣小朋友的哭聲,這是最基本的。
- 盡量減少用 “兒語” 跟小孩說話,可以很明確地詢問:你是想要這樣子嗎? 之類的話。
- 可以多教小孩表達 我要 blah blah blah ,我想 blah blah blah ,訓練小朋友明白當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,除了哭還有其他的表達方式。
- 只要不傷害環境、不傷害別人、不傷害自己的行為就不算是不好的行為,當小孩在專注做某一件事情時,家長不應該擅自中斷當下小孩在做的事情。
- 就算是吃飯時間,想要專心玩拚圖也是 ok 的,要耐心等待小孩專注做完某一件事情。
- 與其叫小孩不要做什麼事,倒不如引導他看或做其他事轉移注意力,因為他會選擇性濾到 “不要” 這兩個字XD
- 如果小孩做一些不被允許的事情,應該要及時阻斷當下的動作並表情嚴肅、語氣堅定的告訴他爸媽不喜歡這樣,小孩是會閱讀空氣的
- 反例:大人笑著說 nono。
- 哭鬧要看情況,如果是肚子餓或想睡覺可以順著解決基本生理需求,如果是其他原因在歡的,可以好好的講但溫柔堅定不妥協。
- 家裡不應該有人扮白臉,有人扮黑臉,要一起執行一樣的規則,小孩才不會錯亂。
- 要相信孩子 (因為我們的經驗會限制我們的想像),放手讓他試試看,不應過度的保護或糾正,有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(成長)。
- 小孩在每個階段會有每個階段的敏感期,可以觀察最近喜歡做什麼事,而用替代的方式來取代阻止,我們要做的事是陪伴小孩度過這段敏感期,舉例說明:
- 愛亂抽衛生紙:可以在比較矮的地方放一堆打結的垃圾袋讓他抽,既可以轉移注意力,又有聲音很有趣。
- 愛亂開抽屜:可以放塑膠小抽屜在合理的高度,讓小孩狂抽猛抽 ok 的。
- 愛碰清潔工具:可以到無印良品買黏灰塵的小滾輪,讓他擁有一個專屬的工具。
- 家裡擺設需要調整佈置配置,可以橫放四層櫃,上面固定版放玩具位置讓小朋友養成物品歸位的習慣。
2 歲 up
這時候已經有一點基本的講話能力跟自我的概念,也是傳說中的
貓狗嫌
時期 🐾
- 當小朋友在大哭大鬧時,可以試圖無聲抱緊處理,在等待小孩冷靜的同時給予安全感。
- 讓小朋友知道我們有在旁邊陪伴,而不是冷處理。
- 可以買一些情緒管理相關的繪本,用較具象的方式教學情緒管理。